我为群众办实事|上门办案暖人心 司法为民零距离 发布时间:2022-01-24 08:41:06
为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切实纾民困、解民忧,对于老弱病残的当事人,大庆法院变当事人“出门”为法官“上门”,力争在细节之处不断提高司法服务效能。
张某与丈夫杨某育有四个儿子。大儿子于2006年去世,留有一独生子。2010年杨某去世,就其遗留下的房屋,张某、二儿子、三儿子、四儿子、大孙子均享有继承权。张某诉至法院,请求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房屋继承问题。但张某的四儿子因脑出血、痛风、关节变形在某养老院居住,生活不能自理,行动非常不便。征求当事人同意后,会战法庭法官王丹丹决定以巡回审判的方式解决此案。
开庭当日,王丹丹和书记员驱车前往三十公里外的养老院组织开庭。核实当事人身份信息及房屋的相关证件后,现场释法明理。原告张某的二儿子、三儿子及大孙子均同意房屋由母亲继承,四儿子也表示自己是国企退休职工,每月退休工资足够满足在养老院的各种支出,同意房屋由母亲继承。在和谐的气氛中,双方相继在笔录上面签字捺印,案件圆满解决。
“王法官,我们一家人送锦旗来了,感谢你们不辞辛苦前往养老院为我们调解,我们看在眼里,暖在心里!”
杜尔伯特县法院烟筒屯调解室收到来自对山奶牛场41名奶牛养殖户的求助。白某在对山奶牛场向奶户收购鲜牛奶,并口头约定按斤结算。牛奶被一车车拉走后,白某却并未及时结算。经计算,白某分别欠每户奶资款几百元至万余元不等,奶户虽然多次催要,但白某以种种理由推脱拒不给付,奶户遂向法院求助。
考虑案件涉及人数较多,为保障奶牛养殖户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方便当事人,杜尔伯特县法院开辟立案绿色通道。1月14日,烟筒屯调解室负责人高虹带领书记员驱车50公里前往对山奶牛场,上门为41名奶牛养殖户进行集中立案。
来到现场后,高虹帮助奶户们整理立案所需材料,并指导现场填写立案手续。由于准备充分,立案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同时,高虹告知大家,由于此系列案件原告人数较多且事实清晰,为减少诉累,建议大家推选4名代表到法庭参加诉讼。
奶户们纷纷表示,对山奶牛场距离烟筒屯调解室路程较远,40多人往返不但劳累奔波,费用也很高,非常感谢法官上门为大家立案,还提供法律指导,寒冬腊月里,感受到了司法的温度。
今年70多岁的李大娘与钱大爷相濡以沫生活了40多年,去年年底,钱大爷突发疾病去世,李大娘经受不住打击,从此卧床不起。李大娘想要继承钱大爷名下房屋产权,于1月6日委托女儿到铁人法庭咨询。当天负责接待立案是徐彦侠法官,了解到李大娘卧床不起,其三名子女均是油田职工,同意由李大娘继承房屋的情况后,决定登门立案、调解。
1月7日中午,徐彦侠带领书记员来到李大娘家里,经过一个多小时耐心细致的工作,顺利完成立案、证据审查、开庭、调解工作。李大娘的三名子女均放弃继承权,房产由李大娘继承。
“徐法官,非常感谢你们,现在都中午一点多了,你们辛苦了,吃完饭再走吧”,李大娘拉着徐彦侠的手动情地说。“大娘,饭我们就不吃了,审理案件、化解纠纷,这都是我的本职工作,只要你们满意就行。”徐彦侠微笑着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