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机构设置 司法公开 法院执行 诉讼指南 审判业务 法律法规

 

弱势群体被拖欠工资怎么办?诉前调解三方合力来帮忙

发布时间:2021-01-04 09:24:40



携手媒体力量  推进诉前调解

为诉前调解增添舆论监督效力

为舆论监督提供司法权威保障

打造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平台

提供便捷经济多元解纷新途径


大庆市中级人民法院与大庆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四大帮办在行动》节目共同设立“四大帮办调解工作室”,每周播出“诉前调解在行动”节目。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这起案件有些不一样,用两个字总结,那就是——人多。一方面是案件中涉及当事人多,达到31人;另一方面是参与主持调解的工作人员多,由法院、司法调解、劳动监察三方共同参与案件调解。


案情介绍


本案中,申请诉前调解的31人原是我市一家水洗厂的员工,各自工种不同,工作标准不一,工资薪酬也有所差异。但相同的遭遇是,他们都被水洗厂老板拖欠了工资,其中甚至还包括残疾人和贫困大学生。


被拖欠工资后,31名劳动者与水洗厂负责人黄某协商无果,首先选择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并寻求帮助。大庆市让胡路区劳动监察保障局投诉中心主任张恩成介绍说,劳动监察部门已对该水洗厂按照规定作出了相应的行政处罚,但是对工人们被拖欠的工资问题却无法采取措施,只能向法院求助。


法院调解


图片

帮办记者采访让胡路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董凤


案件转入大庆市让胡路区人民法院后,由于人数较多、群体特殊,让胡路区诉讼服务中心高度重视。立案庭庭长董凤收案后,为尽快帮助工人们讨回欠薪过上一个舒心年,第一时间启动诉调对接,将案件引入调解程序。


图片


在调解过程中,立案庭负责人董凤、金牌调解员涂江华、劳动监察人员组成调解“三叉戟”,通过耐心细致的倾听,详细了解了31名劳动者的劳动经历、证据情况以及各自实际困难。同时,对受到行政处罚后,仍以兑店、出差等各种理由搪塞的水洗厂黄老板进行释法,讲清法律责任以及拒不执行劳动报酬罪的定罪情形。经过三天的不懈努力,“三叉戟”最终组织双方达成了最长三个月分期给付拖欠工资的调解协议,并逐一进行司法确认。


图片

帮办记者采访残疾人劳动者和其母亲


至此,这起长达一年,涉案金额13万余元的纠纷案件在让胡路区人民法院的主导下,在劳动监察以及人民调解员的共同努力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记者手记


31个人,13万多块钱,不说调解难度,单说三十多人的卷宗材料整理都是一份相当繁琐的工作,而通过诉前调解,仅用三天时间便妥善解决了该案,更体现了诉前调解的高效。对此,相信被拖欠了工资一年之久的劳动者们感触会更深。



 
 

 

关闭窗口

您是第 56157273 位访客
地址:大庆市萨尔图区世纪大道  
Copyright©2025 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黑ICP备11004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