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对于王守仁来说是个好日子。
久别重逢,失而复得,虚惊一场,人生最好的三个词,这天他赶上两个。
让胡路区龙南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B区10单元502的房子,当天他失而复得。
本以为回收房子的过程会百般波折,没想到虚惊一场。不到半个小时,房子交接完毕。
事后,老王脸上乐开了花,握着让胡路区法院执行局法官的手,张口“感谢”,闭口“辛苦”。
“17年了,房子终于真正归我了,高兴啊。”王守仁激动地说。
一个门牌号引发的“霸占”
2002年,王守仁为龙南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项目工地运送建筑材料。一来二去,对方欠了他不少钱。项目完工后,对方提出用B区10单元502的房子顶账。
眼看对方拿不出钱,王守仁担心财物两空,他琢磨房子转手也能卖些钱,于是就同意了。他把欠条还给对方,对方跟他签订以房抵债协议。
“当年的11月5日我拿到的钥匙。”17年过去了,王守仁对这个日期记得仍清清楚楚。“当时房子还是毛坯房,我简单看了一眼就走了,准备转手。”
“2003年4月18日,我再来房子时,就发现门锁换了,房子里已经有人住了。”王守仁蒙了,以为自己进错了单元,特意跑到楼下又看了一眼单元牌。没错,是10单元。
敲开502室的房门,对方的答复让王守仁哭笑不得。
“他说他住的这间是501,不是502。”
原来,住进来的人叫张权,给建筑商当了4年的法务,报酬就是一间房子——B区10单元501,双方也签订了协议。
由于小区刚刚施工完毕,没有统一安装门牌号。张权自认为上楼后右手边的就是501,于是就搬进去了。
“我跟他说整栋楼全是左手边是501,怎么到顶楼就变成右手边是501了呢?可他就认死理儿,说我弄错了。”王守仁很无奈。
由于没有房产证,到底哪是501、哪是502,双方各说各的理。
直到2012年,王守仁终于拿到了房产证,上面明确标注,房子的门牌号是502。
王守仁以为这回房子能要回来了。没想到张权仍是不搬,同时找各种理由证明房子属于自己。
双方就此展开了一场“拉锯战”。官司从区里打到市里,最后打到省里。来来回回多个回合。2019年,法院最终把房子判给了王守仁。
执行法官多次上门协调均被拒
官司虽然赢了,但房子仍被占着。
2020年8月,王守仁向让胡路区法院执行局申请执行。
“接到这个案子以后,我们与张权进行了几次沟通,主要以劝说为主,并表示愿意为他搬家提供各种帮助。”让胡路区法院执行局副局长张志伟说。
张权在电话中表示,自己年岁大了,家里的东西也比较多,希望能宽限几天。张志伟立即帮他与王守仁协调。
“左等右等,张权又没动静了。我和助理法官决定登门‘拜访’。”张志伟说,预计到可能会吃“闭门羹”,所以就赶在“一早一晚”登门,有时上班前去看一眼,有时下班后去敲敲门,但均无人应答。
对此,执行法官和干警早有心理准备,决定采取“迂回战术”。
“我们找到楼下的一些大爷、大妈,打听张权家的情况。”张志伟说,了解到张权其实一直都在家,就发动这些大爷、大妈们帮着“带话儿”,讲清拒绝执行的利害关系。
执行法官和民警登门的次数越来越越多,跟楼下的这些大爷、大妈也越来越熟,最后把他们都“聊”成了“自己人”。
一次,张志伟再次登门被拒后,楼下的大爷悄悄跟他说:“这段时间我一直帮你们盯着呢,张权家东西搬得差不多了。”
看时机已经成熟,10月10日,执行法官和干警再次来到张权家,在门上张贴了迁出公告,限其20日内搬离房屋。满期后如若仍没搬出,法院将采取强制措施。10月30日当天,张志伟一直等着张权来法院上交房子钥匙,但张权没有露面。
法院决定强制执行。
两套行动方案,不到半小时执结
11月18日,让胡路区法院执行干警早早来到龙南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B区10单元楼下。王守仁也随后赶到,他当时表示,心里既激动又忐忑。
“今天我们准备了两套执行方案:如果室内东西较多,我们会让搬家公司直接运走;如果室内已经搬空,我们会更换锁具,然后把钥匙交给王守仁。”张志伟说。
当天9时许,搬家公司的车辆和开锁工人先后到达现场。一切准备完毕,张志伟一声令下,大家上楼。
又一次来到了502室门前,张志伟发现,之前粘贴在门上的限期迁出通知已经不见了。
敲门后仍是无人应答。开锁工人拿出工具,轻而易举地打开了屋门。张志伟表示,通过前期的一系列工作,张权应该知道迁出是唯一的出路,所以门只上了一道锁,没有给入户带来任何困难。
进屋后发现,室内已经搬空。
看到屋内的场景,王守仁一颗悬着的心也放下了。
“以为会遇到阻碍,没想到会这么顺利。非常感谢执行局的法官们,正是他们多次走访、沟通,促成了问题的解决,让我拿回了房子,执行法官和干警们辛苦了。“王守仁非常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