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沉,要“下”,更要“沉”。爱心社区在疫情期间,将11个原本独立的居民区划归一体集中管理,设一个卡口出入检查。辖区共有69栋楼,3510户,总人口达10109人,是红岗区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社区,居民特点租户多,老人多。我们工作组3人自报到后,坚持每天二次对小区进行摸排巡查,精准熟悉小区人员及外围防护情况,及时排除各类防疫安全隐患,实现了应查尽查,竭力不漏一人一处,为社区的整体防控和服务提供保障。下沉五日,我们各个队员的微信运动步数日均15000步,对社区内的人员、设施情况细致掌握、反映迅速、反馈及时。在“下沉”工作中,我们既是疫情防控的战斗员、宣传员,更是信息员、示范员,努力以严之又严、细之又细的工作作风,守好门、把好关,为居民筑起阻断疫情的安全屏障。
疫情无情人有情,关键时刻显担当。在巡查居民小区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外卖、快递人员的频繁流动和近距离接触,不利于疫情的防控。为此,我们想方设法协助社区区隔出专门定点领取区域,要求将外卖或快递送至指定存放区域进行临时存放,由居民自行领取,实行外卖、快递无接触配送;巡查中发现多处围栏围挡被恶意损坏,我们就地取材对围栏进行加固,将不能现场维修的记录位置,反馈给社区派专人进行维修,进一步消除了因封闭不严而产生的风险隐患;在一7旬老人因欲违规穿越防护隔离板而被卡在缝隙间进退不得的危急时刻,我们工作组队员高峰挺身而出,匍匐在地,徒手按压尖锐的铁皮隔离板,防止其锐面刮伤老人,并为老人争取更大的容身空间。同时,一点一点尝试将老人的身体挪移出缝隙,最终将老人安全解救出来,现场群众为其鼓掌喝彩。
疫情是一面镜子,能够照出一名干部的心胸、忠诚和担当,疫情无情我有情,关键时刻我能上,这是我们工作组书写出的下沉答卷。
以群众心为心,民有呼我有应。疫情防控的集中管理,必然在一定程度上给居民的生活出行带来不便,我们下沉社区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满足居民必要的各种个性化需求,尤其是心理需求。满足这些需求,对于持续封控、稳定社情来说,特别重要。小区一位居民在我们值守时向我们求助说自己微信丢了,不会弄了。工作组茹艳同志赶紧上前排困解忧,耐心细致地讲解教授使用方法;巡逻中一位大哥在三楼阳台上喊住我们:“同志,能不能麻烦你们帮个忙,我手机里没钱了,我腿脚不方便下楼,能不能麻烦给我转微信500块钱,我给你现金。”我们赶紧登上三楼,完成转账工作,使这位大哥能顺利地网上购买到生活物资;一位大娘蹒跚来到我们跟前,她说:“我看你带着红袖标(巡防队袖标),我有事想让你帮我一下。我到这大门口接我闺女,但等半天都没见着,我想给她打个电话,你的电话能借用一下不?”我们了解情况后,一方面安抚老人,一方面按照她给的电话与其家人进行联系,并送她至家人所在位置。……大家开玩笑说,我们这样是不是有点像保姆?想想群众利益无小事,尤其在这个特别时期,像保姆就对了!
下沉已五天,时间虽不长,但我们已和区下沉干部、社区、物业工作人员等抗疫人员融为一体,疫情里有些沉闷的空气被大家搅活了,工作也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肯定。每天的工作虽然满满当当,但每每大家相视一笑,相互鼓励,顿时扫去了疲惫,内心感到欣慰,满满的成就感。
三人行,身边人就是学习的榜样。爱心社区主任薛亚荣,年纪四十多岁,做事很干练。从疫情开始直到现在她和爱心社区其他工作人员就奋战在社区防疫第一线,随时待命从早到晚地工作,一坚持就是三个月多月。下沉社区期间,我见过她在不被居民理解挨骂时还面带笑容继续工作,不眠不休连续两日还坚持为居民服务;我们工作队的高峰同志,作为队里的唯一男性,苦累抢在前,休息排在后,在发现居民违反防疫规定不戴口罩、翻阅护栏、人多聚集时苦口婆心、引经据典,帮扶救助困难群众时身手矫健、勇往直前,可是,在工作间歇的人后,他严重的腰间盘突出使他坐卧不宁,每次的起立都要缓冲几次才能完成。即使这样,他从无抱怨,从无退缩,一直以打了鸡血似的战斗热情投入在下沉工作中。
“听指令,赴前壕。万众齐心战旗摇,一挥三尺降魔剑,众志成城斩疫妖。”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不懈战斗,定能让归者无测温之限,语者无口罩之隔,聚者无场所之忧,学者无延学之苦,彻底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狙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