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中院走进《党风政风行风热线》直播间 发布时间:2019-11-04 09:11:35
10月27日,大庆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赵亮带领部分庭室负责人走进《党风政风行风热线》节目直播间,向广大听众介绍法院践行“打官司不求人”承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高办案质效的举措和成果。同时,倾听诉求,解答问题,听取意见,接受监督。
法院是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司法机关,每年都要审理大量案件,能不能先给听众介绍一下法院的基本情况?
党组成员、副院长赵亮:大庆中院下辖五区、四县、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10个基层法院和26个人民法庭,年收案超过7万件,现有员额法官447人,去年法官人均结案154件;今年前三个季度,全市法院收案66000余件,结案53000余件,结案率79.9%,在全省法院排名第一,法官人均结案数已经接近去年全年数值,相当于法官每2天就得审结或执结1起案件。虽然工作量非常大,但全市法院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紧扣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紧扣“让老百姓打官司不求人”承诺优化诉讼服务,让党委满意,让人民群众满意,这是我们不懈努力的目标。
听了赵院长的介绍,法官工作真是非常辛苦,为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做了大量工作。刚刚我注意到,赵院长提到了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优化营商环境,一个是优化诉讼服务。能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吗?比如说,法院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民事审判三庭庭长解恒奎:营商环境事关高质量发展。我们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比如树立平等保护、全面保护、依法保护、实质保护的司法理念,制定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百条实施意见”,从立案、审判、执行等各个方面都明确提出优化营商环境的要求。加强营商环境指标考核,专门召开一次党组会、四次推进会、一次联席会,统筹推进指标落实落靠。开展“访企业、提建议、优环境、促发展”活动,走访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举办涉诉企业家产权风险防范讲座,召开优化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公布十大涉企维权、十大知识产权保护的典型案例,帮助企业强化依法经营、依法维权意识等等。法院其他各部门的工作和举措也都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努力发挥好法院的职能作用,为把大庆打造成为东北地区营商环境最优城市而不懈努力。
“办事不求人”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刚刚赵院长提到“打官司不求人”,法院在这方面又做了哪些工作呢?
诉讼服务中心主任倪凯:“打官司不求人”是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石时态在今年年初的省“两会”上,对全省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还可以具体划分为“立案不求人”“审判不求人”“执行不求人”。
诉讼服务中心主任倪凯:我们这方面的措施很多,比如落实立案登记制,对立案所需材料一次性告知等等,比较有特色的就是“网上立案”和“跨域立案”。“网上立案”是通过网络自助立案的一种形式,比如说当事人可以使用手机,登录微信界面,搜索黑龙江省移动微法院的小程序,登录后按照提示就可以进行网上立案。“跨域立案”则是突破地域限制立案的一种形式,以前大庆两级法院是东三省唯一的试点单位,已完成跨域立案200余件。从今年9月起,这项工作已在全国法院铺开。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所在的区域,就近选择任一法院提出立案申请提交诉讼材料。比如说你住在大庆市萨尔图区,打算向住在哈尔滨市香坊区的王某起诉,你就可以到萨尔图区法院申请立案,目的就是让老百姓少跑腿。
网上立案、跨域立案是科技进步的具体体现,确实方便了当事人,那么怎么做到“审判不求人”呢?
诉讼服务中心主任倪凯:这方面的措施就更多了,如我们正在加快两个“一站式”建设,即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和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就是为当事人提供一站通办、一网通办、一号通办、一次通办的诉讼服务,当事人想查询案件进程、联系办案法官、提交诉讼材料,都可以在诉讼服务中心进行,让当事人打官司更加省时省心省力;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就是加强与非诉调解、仲裁、公证、行政复议等的程序衔接,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我们还推进全过程司法公开,具体包括公开审判流程、公开庭审活动、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使整个诉讼活动更透明,做到公正司法、阳光司法。我们还在全省法院率先开展互联网庭审,在案件开庭审理阶段,路途遥远、行动不便、无法到达法庭的当事人,可以申请通过电脑、手机远程视频参加网上庭审、网上调解,有效减轻了当事人诉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