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主业严督导 助推基层提质效 发布时间:2019-08-29 14:05:30
为贯彻落实省法院关于全省各中基层法院、全省法官主要工作通报要求和全市法院案件质效推进会议精神,大庆中院班子成员深入各基层法院联系点进行调研督导,通过实地察看、座谈调研、现场办公等方式,及时了解联系点法院在推进工作质效上的成绩、存在的“短板”不足,“一对一”帮助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在中院班子成员指导下,各基层法院均明确了推进案件质效提升、创建“一院一品牌”的工作思路。
中院党组两次召开党组会,听取院领导调研督导情况汇报,认为调研督导有力促进了各基层法院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效能意识,不断振作精神、抬升标准、突破难点,保持良好态势,推进工作落实。现将各基层法院推进案件质效提升的工作思路梳理汇总,予以刊发,以便互相借鉴、取长补短。
即强化精细化审判指标体系建设,加强质效督办;强化多元化发改管控体系建设,加强案件监管;强化规范性节点控制体系建设,倒逼均衡结案;强化多维度责任监管体系建设,严格兑现奖惩;强化长效式执行攻坚体系建设,抓好执行规范;强化导向型改革创新体系建设,推进人员科学配置、案件有序分流、多元化解纠纷。
即突出抓好均衡结案,建立案件审理台账和办案进度周通报制度,实行党组成员一对一包抓、面对面包扶;突出抓好审判资源调配,向审判执行一线倾斜力量;突出抓好科学立案,积极引入诉前调解机制;突出抓好警示指标提升,探索电子送达、集中送达实施方案,加强审判流程节点监控和长期未结案件跟踪督办,加强纪律作风建设;突出抓好执行核心指标提升,强化执行保障,加强执行联动,活用执行措施,加大打击力度。
即坚持因案施策,增加简易程序法官,强化执行力量配备,保证综合结案率稳步提升;坚持繁简分流,完善“四分两滤”分案机制,实现案件多级分流的良性循环;坚持统筹执行,成立财产保全团队,大力推行诉前财产保全、保险制度;坚持多方联动,发挥“华姐调解室”品牌示范作用、“三员合一”队伍作用,推动矛盾化解贯穿审判执行全过程;坚持整合法庭审判资源,整合庆新法庭、喇嘛甸法庭、乘风法庭案件审理范围及人员,充分发挥法庭职能作用。
即抓实均衡结案,以审判质效周通报明晰员额法官收结案比例和排位,将均衡结案指标纳入法官绩效考核;抓实质量管理,完善审委会研判机制,发挥专业法官会议“参谋智囊”作用,强化院庭长监管职能,严格案件评查;抓实繁简分流,充分发挥速裁团队作用,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抓实执行攻坚,充实整合执行力量,提高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的执结率;抓实业务培训,用好每周五下午“业务学习日”,提升干警业务能力。
即推行“五化”措施,实现目标分解月度化、立案分配动态化、节点管控常态化、清理积案时限化、力量配置合理化;构建“七个无死角”模式,实现指标覆盖无死角、明晰职责无死角、管理预判无死角、分析质效无死角、引领示范无死角、跟踪督办无死角、绩效考核无死角;聚焦“四个坚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从严治警,坚持有错必纠,坚持提升质量;落实“四要”举措,干警要顾全大局,要做好角色切换,要知悉质效指标内容,要熟练操作各大办公平台。
即努力推进均衡结案,统筹安排下半年结案计划,合理分配办案力量,以繁简分流和“三员合一”队伍确保均衡结案。努力提升执行质效,开展执行百日攻坚战;努力提升案件质量,发挥院庭长监督管理职能,增强裁判文书说理,加强业务学习;努力化解长期未结案件,召开专题工作推进会,研究可行的解决方法和对策;努力推进庭审公开,开展直播会战,完成直播任务。
即推进均衡结案,加快审判节奏,加大案件督办、积案清理力度,尽快结案并防止边清边积;合理调配人员,充实一线法官办案力量,减少一线法官办案压力;加大执行攻坚力度,每月召开一次执行案件研判推进会,加快执结速度。
即严抓监管管理,采取“日审查督办、月通报分析”方式,抓好月均衡结案、抓好各项指标均衡发展;严抓队伍管理,坚持领导带头、表率引领到位,制度落实、计划实施到位,廉政监督、纪律执行到位;严抓政务管理,强化车辆、财务、文印、档案管理及警务保障。同时,多点发力提升执行质效,着力构建一支“1+3+X”信息化执行团队,落实好繁简分流、担保人、强制措施、长期和解等“四种制度”,确保最优执行。
即加强均衡结案管理,科学确定各条线、各月份、各季度结案比例,重点解决“送达难”、鉴定周期长、反复鉴定等问题,缩短办案用时;加强案件质量管理,加强诉前诉中调解、裁判说理和判后答疑,强化院庭长裁判监督、文书审核职责,定期召开发改案件剖析会,吸取教训,明确规则,统一尺度。通过加强管理实现“三快四好”,即审判时限快、简易程序快、执行到位快,院庭长监督好、案管评查好、监察督察好、信访安抚好。
即认真研判收案走势,每月召开专门会议,划定当月指标;整合审判资源,动态分析各条线人案占比,合力调配法官组合;加强繁简甄别,坚持优先调解,落实简案快审,完善案件梯次审理机制,推行“门诊式”办案;落实对员额法官的各项激励和保障措施,大力宣传干警优秀事迹,调动干警工作热情;保持对一线法官的非审判投入减负,减轻一线法官的负累和心理压力;深化结案提醒制度,每周通报案件审结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