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来了!这份意见保障你“打官司不求人”! 发布时间:2019-03-13 14:11:37
为践行“让老百姓打官司不求人”的承诺,加强和改进为民司法、公正司法、阳光司法举措,最大限度赢得人民群众对法院的信赖、对法官的信任、对司法的信服,切实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特制定本意见。
1.诉讼须知一次性告知。立案环节,向当事人提供5类事项办理清单:即一审立案清单,一次性告知一审立案所需全部材料、委托诉讼代理人所需提交材料;财产保全清单,一次性告知申请财产保全所需担保证据材料以及无能力提供保全担保时可以购买诉讼财产保全责任保险;提起上诉清单,一次性告知提起上诉所需与诉讼请求相关的证明材料;申请执行清单,一次性告知申请执行所需执行依据以及可以提供的执行线索;申请再审清单,一次性告知申请再审所需一二审法律文书、证据材料,让老百姓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打官司。
2.诉讼手续一站式办理。落实服务受理零推诿、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结果零投诉“四零”承诺,最大限度减轻当事人诉累。一站式办理立案手续,立案大厅提供导诉、登记立案、诉调对接、受理申请、案件查询、材料收转、文书送达、诉讼缴费等服务,确保立案业务一次办好。一站式办理信访手续,信访大厅提供登记分流、预约接谈、心理疏导、联系法官等服务,确保来信来访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一站式办理结案手续,各业务庭设专人提供胜诉退费、判后答疑、调阅卷宗、开具生效证明等服务,确保办理时间最短、效果最佳。
3.诉讼流程一键式查询。以12368热线和大庆法院诉讼服务网、诉讼服务手机APP、大庆移动微法院为依托,建设“24小时法院”“掌上法院”,方便当事人查询法律法规、诉讼流程信息、类案裁判文书,咨询诉讼相关问题、获得诉讼材料书写指引。在诉讼服务中心相应设置自助查询、自助填单系统,当事人输入身份证号可以进入自助查询系统,查询正在办理案件的相关信息;当事人手机扫码可以进入自助填单系统,在手机端填写相关信息,自动生成起诉状、个人授权委托书、单位授权委托书、民事上诉状等10余种常用法律文书。
4.推行网上立案。当事人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自助立案机登录诉讼服务网,自助办理一审民事、行政、刑事自诉案件的网上立案,以及财产保全、证据保全、委托鉴定等申请的网上提交,法院工作人员将在三日内审查办理。当事人不会操作或对立案案由、管辖法院掌握不准的,可以在大庆辖区内就近选择任一法院或者人民法庭提出跨域立案申请,由法院工作人员为当事人整理相关案件材料,并选择诉讼归属地法院进行跨域立案。
5.推行网上办案。在案件开庭审理阶段,当事人无法到达现场的,可以预约通过诉讼服务手机APP远程视频参加网上调解、网上庭审,提交各种证据。当事人不会自行操作的,可以在大庆辖区内就近选择任一法院,预约通过科技法庭系统进行跨域庭审。案件审结后,当事人可以通过大庆法院诉讼服务网查阅卷宗、下载卷宗材料,进行网上阅卷。
6.推行网上信访。当事人可以登录大庆法院诉讼服务网进行信访登记,反映信访问题,预约视频接访。法官可以直接在网上收取申诉信访材料、网上办理、网上答复。当事人预约视频接访后,可以在大庆辖区内就近选择任一法院,与市中院信访大厅接访法官进行远程视频,实现与接访法官“面对面”交流。
7.推行网上退费。当事人可以登录大庆法院诉讼服务网自助提交退费申请,法官审核后系统自动向当事人推送退费通知,提醒当事人一次性携带退费所需材料办理结算手续,做到“应退尽退、一次退清”。
8.对困难当事人开展司法救助。对交纳诉讼费用确有困难的当事人,依法减缓免诉讼费;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刑事被害人、申请执行人、涉诉信访人,综合救助对象生活物资需求、实际困难状况等因素,及时进行司法救助。
9.对刑事被告人推行律师辩护全覆盖。对所有刑事案件一审被告人、二审上诉人,只要没有辩护人的,全部通过法律援助值班律师提供法律帮助,确保被告人百分之百获得法律帮助、律师辩护。
10.对委托代理人推行律师调查令制度。代理民事诉讼、申诉申请再审案件的律师,在自行调查取证因客观原因受阻时,可以向法院申请调查令,切实解决当事人取证难的问题。
11.对信访当事人引入第三方法律服务。加强与律师协会的合作,应信访当事人申请,指派律师为信访当事人义务提供法律咨询、案情分析、听证辩论等法律服务,发挥第三方作用,共同化解矛盾纠纷。
12.对申请执行人实行商业保险制度。在执行不能情况下,由保险公司启动相应险种的理赔,惠及更多生活困难的申请执行人,体现社会主义司法的温暖。
13.行为规范指引覆盖各审判流程。将规制违法办案、避免渎职后果等融入程序、实体和职责要求,制定刑事、民事、商事、行政审判和执行工作规范指引。对重大疑难案件作出裁判前,进行类案检索,切实解决“同案不同判”、自由裁量空间大可能引发的“求人”问题,让老百姓不用求人就能得到公平公正的裁判结果。
14.权力责任清单覆盖各审判主体。明晰院庭长的监管职责和审判长、承办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的审判职责,明晰司法责任制所涉流程节点的操作规程、涉渎风险、防控责任,对受贿渎职易发领域、用权履责关键岗位明示负面权责清单,引导法官严格公正司法,自觉践行“让老百姓打官司不求人”的承诺。
15.信访首接责任覆盖各审级程序。推行院长接访月和院长值周接访制度,首次接待院领导要对初信初访案件“一办到底”,对重信重访案件直接承办或“一督到底”,对信访老户“一包到底”。把错案纠正、问题解决、教育稳控、案件终结、依法处理等工作落到实处,推动信访有效化解。
16.公开审判流程。加强审判流程公开平台建设,向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推送立案受理、庭审时间、审限变更、程序转换等审判流程信息,让当事人不用求人随时了解案件进展情况,让诉讼活动更加透明、诉讼结果更可预期。
17.公开庭审活动。加强庭审网络直播平台建设,公开开庭案件都要进行庭审网络直播,将案件的举证质证、事实查明、诉辩意见发表、裁判理由形成等各环节,客观呈现给社会公众,主动接受监督,及时回应关切,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
18.公开裁判文书。加强裁判文书公开平台建设,严格规范文书不上网情形及审批程序,在案件生效7日内及时公开应上网裁判文书,杜绝选择性上网问题,确保依法符合公开条件的裁判文书“100%公开”、依法符合不公开条件的裁判文书“100%公示”。
19.公开执行信息。加强执行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拓展执行信息公开范围,同步公开网络查控、财产控制、评估拍卖、执行案款到账与发放等重要执行节点,推动完善“一处失信、处处受限”信用惩戒格局,促进执行工作高水平运行。
20.监督防控司法不廉问题。畅通问题反映渠道,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置监察窗口和投诉信箱,在官网设置投诉平台,在电视、报纸、微信公众号上公布投诉电话,向当事人发放廉政监督卡,建立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群众代表组成的监督员队伍,自觉接受对法院法官工作和本意见执行情况的监督,精准发现问题。完善问责惩处机制,成立群众投诉问题核查专班,坚持有诉必查、有错必究、有责必问,处理结果向投诉人反馈,典型案例向社会公布,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
21.监督防控司法渎职问题。将长期未结案件、上级法院发改指案件、涉诉信访案件纳入审判流程管理、案件质量评查、靶向巡查督察和员额法官考核范畴,严查不作为、乱作为和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乱执行背后的失职渎职、违纪违法行为,确保干警把敬畏戒惧放在心间,把替百姓考量作为习惯,依法律依规则行使手中的权力,真正实现“让老百姓打官司不求人”。
22.开放法院公共审判场所。开放诉讼服务大厅、审判法庭、执行指挥中心等审判场所及院史馆、图书馆等文化建设场所。多批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院校师生、机关干部、企业代表和诉讼当事人等到公众开放区进行参观体验,让群众近距离接触法院和法官工作,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到司法公平正义就在身边,推动形成全社会不支持求人、不帮助求人的司法文化。
责任编辑:刘鸿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