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机构设置 司法公开 法院执行 诉讼指南 审判业务 法律法规

 

“送达难”怎么破?肇源县法院这名书记员有“绝招”

发布时间:2018-10-29 10:14:18



案件成功送达是提高审判效率的先决条件。近几年来,民事诉讼被告难寻,“送达难”已经成为制约审判效率提升的“拦路虎”。如何立足工作实际,创新工作思路,破解送达难问题,成为了摆在法院面前的重要课题。




2017年以来,肇源县法院围绕送达工作,积极创新思路,采取了包括多选直接送达、减少邮寄送达,适时选用留置送达、委托送达,强化司法能动、加强内部联动和外部联动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这期间,也涌现出一批责任心强、工作认真的优秀干警。



肇源县法院有一名书记员在一年的时间里独立成功送达案件300余件,他就是民事审判二庭书记员杨秀峰。  


他有什么送达“绝招”呢?


送达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送达时,经常遇到当事人刻意逃避的情况,如果没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很难做到“使命必达”。


今年五月,杨秀峰接到了这样一起案件的送达任务:姜某因王某长期借钱不还又隐匿行踪而将其诉至法院。被告王某现年60岁,无职业,无固定居所。原告姜某能提供的唯一线索,是王某在古恰镇某村有土地。根据以往经验,这可能会是一起“送达难案。


杨秀峰并未因此产生畏难情绪,而是紧紧抓住这唯一的线索,多次去该村联系村干部和村民了解情况,得知被告王某平时不在村里居住,土地确权时也没有现身,唯一的线索就此中断。按照法律规定,此时可以启用公告送达程序,但杨秀峰并未放弃,他努力回忆走访细节,隐约记起一位村民无意中透露了王某的相关信息。但当他再次找到该村民时,村民却并不愿意配合。经过杨秀峰耐心的释法明理,该村民才表示曾经听亲戚说王某最近好像在县内某小区居住。事不宜迟,杨秀峰饭都顾不上吃就立即驱车返回县里赶到该小区,并成功找到了王某。见到法院干警,本以为自己“藏得够深”的王某非常吃惊:“你怎么找到我了?”


案件顺利结案后,原告姜某为杨秀峰送来了锦旗。他表示,如果没有杨秀峰的锲而不舍和细心负责,案件可能至今仍无法顺利送达。


送达要有灵活的工作方法


除了加强自身的司法能动性,杨秀峰还特别注重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借用外部力量帮助送达。


在处理原告孙某、被告张某及第三人大庆某公司确认协议无效的案件过程中,杨秀峰根据孙某提供的线索多次寻找,都无法找到被告张某。孙某甚至一度想要放弃,但杨秀峰没有放弃。他注意到孙某与张某都系肇州县人,仔细思考后,他决定前往肇州县民政局查询张某的婚姻登记情况。经查,张某与妻子登记结婚后,其妻名下有一套房产。按照该地址信息找到房屋后,杨秀峰发现确实有人居住,便和同事一直守在小区里,直至晚上七点多,张某终于出现,案件顺利送达。


利用送达多做一些事情


杨秀峰充分利用送达的机会,积极与原告、社区、公安进行沟通,整理并留存当事人地址、工作家庭情况、联系方式及共同居住成年人家属等信息,以备二次送达裁判文书。有一些关联案件,因为有了他留存的信息,得以在第一时间送达成功。


同时,杨秀峰还积极协助法官加强财产类纠纷案件的前期基础工作,通过与金融机构沟通,宣传最新的送达规定,让其在订立借款合同时事先约定诉讼送达地址,从根源上避免一些金融案件常见的“送达难”。



杨秀峰说,“送达工作并不仅仅是交付一份文书,更多是传递一份责任、一份公正,只有按时将法律文书交到当事人手中,他们才能及时地行使自己的权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刘鸿鹏    

 
 

 

关闭窗口

您是第 56089075 位访客
地址:大庆市萨尔图区世纪大道  
Copyright©2025 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黑ICP备11004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