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机构设置 司法公开 法院执行 诉讼指南 审判业务 法律法规

 

红岗区法院:花甲老人一怒状告八子女 法官温情调解终把亲情找

发布时间:2018-08-31 09:22:09



编者按


赡养老人是每个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近日,一位六旬老人与其八位子女对簿公堂,红岗区法院刘立平法官耐心、细心地进行调解,成功化解了这起赡养纠纷案。


案件经过


🔼刘立平法官在工作中


刘大娘今年65岁,20多年前她带着两个孩子和王大爷重组了家庭。柴米油盐,粗茶淡饭,老两口相互扶持,儿女们也先后成家,刘大娘的生活平淡而幸福。去年,王大爷突发重病,刘大娘倍受打击,也因此而丧失安全感,情绪十分不稳定。老伴离世后,刘大娘担心日益年迈的自己没人照顾,但又不想增加儿女们的负担,内心十分纠结。由于家庭关系比较复杂,子女们也因此发生争执。一气之下,刘大娘一纸诉状将她的八个子女一起告上了法庭。


收案后,主审法官刘立平仔细阅读卷宗,并主动联系到刘大娘和其八个儿女详细了解情况。凭借多年的办案经验,刘立平敏感地察觉到刘大娘及其八位子女间的矛盾并未达到不可调和的程度,于是她将当事人全都约到法院,并努力进行调解,但老人心存怨气、固执己见,最终庭前调解不欢而散,案件一度陷入僵局。


看到刘立平面露愁容,法官助理劝她说:“既然他们不同意调解,那就按照法律程序判决吧。”刘立平却说:“有些案件不是一纸判决书就能了结的,尤其是赡养案件,涉及了一个家庭的和睦和一位老人的晚年幸福背后更多的或许是弥合亲情的诉求。作为法官,我们也得站在当事人的角度考虑,而不是机械地一判了事。


当天下午,刘立平坚持不懈地对当事人进行个别疏导。她告知刘大娘的子女们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定义务,刘大娘这样偏执的态度只是内心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其实非常需要子女们的照顾。作为儿女,应当给予老人更多的理解和陪伴。同时,刘立平也劝说刘大娘再给子女们一次机会,看看孩子们今后的表现。一次次的电话联系,一遍遍的耐心劝说,一句句的情理剖析,作为传声筒,刘立平成功将老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孩子们的困惑和误解传达给了双方最终,刘大娘决定撤诉,八位子女也达成了调解意见。


第二天一早,刘大娘手里拎着麻花等在法院门口,一见到刘立平,她便激动地说:“太感谢你了!是你帮我找回了我的八个好孩子,帮我解除了后顾之忧啊!看看,这是小女儿刚给我带回来的特产,你也尝尝!”看着刘大娘满脸的笑容,刘立平也终于放下心来。


法律从来不是冷冰冰的,大庆法院法官坚持用温情化解矛盾,用真情调解纠纷,努力用行动将司法的温度传递给每一位当事人。

责任编辑:刘鸿鹏    

文章出处:红岗区法院网    

 
 

 

关闭窗口

您是第 56088934 位访客
地址:大庆市萨尔图区世纪大道  
Copyright©2025 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黑ICP备11004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