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机构设置 司法公开 法院执行 诉讼指南 审判业务 法律法规

 

大庆高新区法院人民陪审工作开启“云”模式

发布时间:2018-03-01 08:35:57





为加快建设智慧法院,适应信息化时代新趋势,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大庆高新区人民法院加大科技信息化投入,将人民陪审工作与法院信息化建设有机结合,信息化筑路使人民陪审工作走上 “云”模式,全力打造人民陪审智慧管理升级版。



通用+专家+应急 三管齐下庭审不空档


 

以前,提前通知陪审员开庭,有些因临时有事而无法到庭,致使开庭只能另定时间。这不仅给法官带来麻烦,也引起当事人不满。如今,通过完善人民陪审员管理系统,建立‘陪审通用库’‘陪审专家库’‘陪审应急库’,三管齐下彻底解决了这个难题。

高新法院人民陪审员自主管理办公室主任生子学在回忆这几年陪审管理时,感慨地说。


2014年末,高新法院提前完成了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并在选任过程中,注重选拔广泛性的同时,还结合当前审判专业性的需要,选拔出人民陪审员共计89名。


      为调动他们积极性,更好地服务于审判,高新法院注重在软件开发上下功夫,通过完善人民陪审员管理系统,开发了“陪审通用库”、“陪审专家库”、“陪审应急库”。并将89名人民陪审员全部录入系统中,实行微机随机抽取,保证了人民陪审员陪审案件的均衡性。


针对人民陪审员不能按时出庭的情形,高新法院还组建了“陪审应急库”,其成员为能随叫随到的人民陪审员。并规定因故不能出庭的,要在开庭前三天告知人民陪审员自主管理办公室,并由其二次随机抽取,抽取后仍无法出庭的,则进入“陪审应急库”进行选定,确保庭审正常进行。


远程+红包+激励 三线并进陪出大激情


 

远程微信合议真是太便利了,彻底解决我们陪审老大难问题。以往陪审案件,还得大老远跑来合议,说句心里话,不情愿,这也是一些人不愿参加陪审的重要原因。

住在离高新法院10公里之外的人民陪审员李淑颖,在参与审理一起道路交通事故赔偿案件后这样说。


在调研中,高新法院发现,人民陪审员积极性不高,除单位工作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陪审一起案件得跑法院好几趟,成本太高,而陪审补助又是定量的。据此,高新法院在法律范围内进行创新,并充分利用信息化,进行远程微信合议,从而彻底解决这一难题。


为进一步调动人民陪审员积极性,高新法院和当地部门沟通,实行陪审补助双月发制。发放方式以微信红包为主,并注明“陪审补助”字样,截图打印并存档。


另外,为鼓励人民陪审员深入当事人家中调解,真正化解纠纷,高新法院还规定:对于一些复杂案件当庭无法调解的,人民陪审员深入当事人家中调解纠纷的,将再给予一倍陪审补助。


微课+心得+视频 三剑合璧能力节节高


 

如今,对我们陪审员业务培训,高新法院已走上了网络化模式,由人民陪审员自主管理办公室就某一方面问题开展微课培训,我们足不出户即可享受,而且还能随时学,极大方便了工作特别繁忙的陪审员。

高新法院人民陪审员、大庆市龙凤区龙凤街道办干部秦艳这样介绍道。


为提升人民陪审员业务素质,减少人民陪审员往返法院的麻烦,高新法院借助网络平台开展了人民陪审员智能化培训,定期或不定期聘请专家教授、资深法官,以微课形式讲解陪审技巧、纠纷事实认定等相关知识,供他们随时学习。


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为让人民陪审员保持学习的劲头,高新法院实施了倒逼机制,即要求人民陪审员参加庭审后,要结合陪审案件写出陪审心得,并将电子版发送至院自主管理办公室,由其打印装入人民陪审员档案,作为年度评优的重要标准。


观摩学习也是提升能力的好办法。高新法院从全院选出10名审判经验特别丰富的精英法官,由他们推选出外地法院人民陪审员参与庭审的典型视频,每人每年至少推荐12期,由自主管理办公室推送至院人民陪审员微信群和QQ群,供全体人民陪审员观摩和学习。


“微课讲解,拓宽陪审知识结构;撰写陪审心得,巩固陪审技能;观摩优质庭审,强化陪审能力。三剑合璧发挥出1+1+1>3的良好效应,陪审质效实现大提升,陪审案件的结案审限平均缩短20余天,打造出高新法院陪审工作特色升级版!”高新法院副院长刘震说。

责任编辑:刘鸿鹏    

 
 

 

关闭窗口

您是第 56075856 位访客
地址:大庆市萨尔图区世纪大道  
Copyright©2025 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黑ICP备11004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