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机构设置 司法公开 法院执行 诉讼指南 审判业务 法律法规

 

要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2-27 14:25:37


                                 要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

                                    大庆高新区人民法院陪审员  刘海君

    我是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参加刑事案件陪审过程中,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更加关注。2017年,我参加了8次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陪审,感到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两个突出的特点:

    一是犯罪年龄低龄化。据调查,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年龄越来越小,14至16周岁及刚达到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增加。这些孩子本应该坐在教室里接受初等教育,但是,他们却站在法庭上接受审判。他们的身体正常或者过早发育,但是心智发育却严重滞后,大到价值观尚未成型,小到没有是非观念。二是犯罪类型多样化。参与的8起案件,包括聚众斗殴2起,偷盗2起,故意伤害1起,贩卖毒品1起,介绍卖淫1起。前三种未成年犯罪尚且多见,而后两种犯罪却让人吃惊。

    分析原因:一是成长环境的问题。参与审理的8个未成年犯罪案件中,有5个是孩子的成长环境有问题。有的是父母离异,孩子跟随爷爷奶奶,很早就出来混社会;有的是父母进城打工忙于生计,满足于供孩子一口饭吃,对孩子的学习成长很少过问。二是与校园霸凌现象有关。我参与审理的一起故意伤害案,很有代表性,被告是一所省级示范高中的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较差,但是这名学生自强自立,为了减轻家中负担,捡拾班级和宿舍的矿泉水瓶,业余时间还代卖学习用品。但是,班级里有所谓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的孩子,经常欺负和故意刁难他。代买学习用品时,因受不了同学三番五次的欺凌,而打伤了同学。

    作为一名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民陪审员,有四点建议:一是要高度重视校园霸凌现象。希望通过立法层面将学校霸凌入刑,坚决遏制学校霸凌高发的问题。不能总认为,孩子之间的打打闹闹无所谓,法的概念要从小养成。霸凌入刑,对校园霸凌说“不”,这是国家法治文明的体现,也是国家法治的进步。二是要高度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无人管理的留守孩子过早地混社会,结交社会朋友,人生观价值观不够成熟,导致他们有时行为冲动,造成犯罪。三是要高度重视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疏导。单亲家庭的孩子一般性格缺失,需要社会的关注,把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医生适度引入校园,化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障碍。四是探索恢复工读学校等多种方式挽救涉世未深的青少年。针对未成年人犯罪,要么把教育和拯救的责任完全推给学校,要么一判了之推向社会,缺少过去工读学校那种过渡机制。问题少年是全社会的问题,需要探索多渠道、多举措的教育方式,让这些问题少年尽可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愿我们携起手来,共同面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让祖国的未来更加美好!

 
 

 

关闭窗口

您是第 55272748 位访客
地址:大庆市萨尔图区世纪大道  
Copyright©2025 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黑ICP备11004505号